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主席第二次出访苏联的小细节

云开体育手机版官网
新闻动态
栏目分类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主席第二次出访苏联的小细节
发布日期:2025-05-22 09:06    点击次数:89

今天来看7年又11个月后的毛主席的第二次访苏。

1957年11月2日,应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邀请,毛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以及出席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957年11月,主席64岁。

1

8:30 图104专机出行

1957年11月2日早晨8:30,南苑机场,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登上由苏共中央派来的图104专机。

中国党政代表团

14人

团长:毛泽东

副团长:宋庆龄

团员12人:邓小平、彭德怀、李先念、乌兰夫、郭沫若、沈雁冰、陆定一、陈伯达、杨尚昆、胡乔木、刘晓、赛福鼎。

秘书长:杨尚昆

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彭德怀

中苏友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

本来代表团里还有王稼祥,但在出发前两天,邓小平在一次筹备会上宣布,今天稼祥给主席打电话,说他有病请假。

这样,代表团就由15人减为了14人。

代表团团员的排列顺序,外交部曾提出按惯例刘晓大使应排在最后。但杨尚昆说,刘晓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党内职务应排在赛福鼎的前面。

随行人员

除了毛主席、宋庆龄、邓小平三位主要领导外,代表团其他团员都不带警卫和秘书。

毛泽东带的是秘书叶子龙和林克、卫士长李银桥、护士长吴旭君。

宋庆龄带的警卫秘书隋学芳,另外在莫斯科留学生中选调了一位上海籍的女大学生,专门给宋庆龄做翻译。

邓小平带的卫士长吕增科。

代表团副秘书长张香山负责联络、文电,分管代表团的工作班子。

礼宾工作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王雨田、专员韩叙负责。

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王敬先负责。

保健工作由中央保健局局长黄树则负责。

财务与礼品工作由中办特别会计室主任赖祖烈负责。

俄文翻译:李越然、阎明复、赵仲元、朱瑞真、陈道生。

英文翻译:浦寿昌、俞志英。

法文翻译:齐宗华。

波兰语翻译:高佩玉,是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借调的。

国礼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送给斯大林一车皮山东大葱和一车皮江西蜜橘。斯大林对蜜橘赞不绝口,称之为橘中之王。

这次访苏,中央办公厅、外交部精心准备了反映中国在苏联帮助下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鞍钢全景立体模型等,以及中国传统手工艺国宝级的北海全景等礼品。

2

11:00 抵达伊尔库茨克

1957年11月2日11:00,飞行两个半小时后,专机抵达苏联边境城市伊尔库茨克。

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波斯别洛夫、外交部副部长费德林、中国驻苏大使刘晓夫妇专程来此迎接中国代表团,前来迎接的还有苏联地方党政领导人。

波斯别洛夫,文质彬彬的苏联著名理论家、哲学家,曾和苏斯洛夫一起主管意识形态工作。

3

15:00 抵达莫斯科

1957年11月2日,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中国代表团乘坐的图104飞机在伏努科夫机场降落,舷梯下早已铺好了红地毯。

赫鲁晓夫、布尔加宁、伏罗希洛夫、库西宁、米高扬、苏斯洛夫、福尔采娃、柯西金等苏联党政领导人都前来迎接,一阵拥抱和亲颊。

随后,毛泽东检阅了苏联三军仪仗队,并发表了简短讲话。在讲话中,主席对苏联的盛情邀请表示了感谢,赞扬了40年前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40年来苏联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为追求进步和幸福的人民树立了卓越的榜样,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保障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是一切不愿意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的人民的忠实朋友。

克里姆林宫

欢迎仪式结束后,赫鲁晓夫与毛泽东同乘一辆装甲吉斯汽车,来到克里姆林宫内的捷列姆诺伊宫。

在宽大的休息室里,赫鲁晓夫向毛泽东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然后,赫鲁晓夫看了一眼正同毛主席谈笑风生的伏罗希洛夫,提醒说,该让毛泽东休息了,我们告辞吧。

握手告别时,赫鲁晓夫对毛泽东说,这里有一条走廊通往会场乔治大厅,距离只有几十米远。

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也都被安排住在克里姆林宫。

4

提前做的保障准备

1957年10月30日,出发前两天,杨尚昆派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王敬先、外交部礼宾司专员韩叙、翻译组朱瑞真三人提前去莫斯科打前站。

三人的任务是,在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之前,和苏联方面一起把代表团的住地安排好。特别是,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把他的住房安排好。

苏方非常热情,派出了两个谢尔巴科夫来配合工作。

一个谢尔巴科夫是苏共中央联络部中国处处长。另一个谢尔巴科夫是克里姆林宫警卫局少将副局长。

谢尔巴科夫们和王敬先他们一起指挥苏方人员,根据毛主席的生活习惯,重新布置了他的卧室。

床。原来的钢丝床撤掉,换成了一张宽大的木板床。床上毛毯、鸭绒枕头等都拿走,换上了从北京带来的又长又宽的棉被和枕头。同时,调整了床头上的灯光。

赫鲁晓夫看到那张北京带来的硕大的木板床,也作出了评价:丛林里来的战士。

5

1957年11月3日至8日

毛主席参加十月革命系列庆祝活动

11月3日19:00,赫鲁晓夫邀请毛泽东共进晚餐,两人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会谈。

中方参加晚宴的有邓小平。苏方参加的有布尔加宁、米高扬、波斯别洛夫、尤金等。

午夜12时,毛泽东、邓小平返回住地后,召开了代表团会议,介绍了同赫鲁晓夫会谈的情况,会议到凌晨1点半结束。

11月4日

11月4日上午,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到苏共中央办公大楼,礼节性地拜会了赫鲁晓夫,会晤持续了40分钟。

然后,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礼节性拜会了伏罗希洛夫主席。

18:00,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到苏联部长会议大楼,礼节性拜会了布尔加宁主席。

11月5日

11月5日下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到红场拜谒列宁、斯大林墓,并献花圈。

11月6日

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

11月6日上午,苏联最高苏维埃在卢日尼基体育馆召开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参加。

庆祝大会由卡班诺夫主持,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长达4个小时的报告。然后,卡班诺夫宣布休会,下午16:00继续开会。

休会后,大会秘书长谢洛夫走到中国代表团秘书长杨尚昆面前通知说,赫鲁晓夫恳请毛泽东和各国代表团团长留在体育馆共进午餐。

杨尚昆向毛泽东报告后,对谢洛夫回答说,毛泽东有点疲劳,需要回去休息。

谢洛夫再三恳求。杨尚昆说,如果一定需要中国代表团留人的话,我们可以留下邓小平。

本来,苏方打算在第二天的各大报纸上发表,赫鲁晓夫同毛泽东等各国代表团团长共进午餐的报道的。但因毛泽东没有参加,苏方的这个计划落空了。

11月6日16:00,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继续举行。

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团长致辞。第一个致辞的就是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一出场,全体与会者起立致敬,讲话中掌声不断,讲完后全场再次起立,长时间地鼓掌致敬。

伟人风采!

在讲话中,毛主席热情地赞扬了苏联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对赫鲁晓夫奉行的方针政策表示了充分的支持。

毛泽东说,苏共中央在克服个人崇拜,在发展农业,在改组工业和建设的管理,在扩大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机构的权限,在反对反党集团、巩固党的团结,在改善苏联陆海空军中党的政治工作等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将毫无疑问地促成苏联各种事业的进一步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然后,毛泽东分析了苏联经验。主席说:“在十月革命以后,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不能通晓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

我们需要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而在目前,反对修正主义的倾向尤其是迫切的任务。”

主席致辞的现场翻译罗满宁

毛泽东的祝词稿,是在离开北京前翻译成俄文的。经杨尚昆批准,翻译组请了尤金大使的翻译、苏联驻华使馆二秘罗满宁到中南海居仁堂后楼的办公室帮助定稿,一起工作了两天两夜。

此刻,毛泽东在大会上致辞时,也是由罗满宁担任的翻译。

罗满宁站在毛泽东右后侧,毛泽东讲一段,他读一段译文。因为罗满宁熟悉祝词的译文,读起来铿锵有力,很好地表达了祝词的原意。

毛泽东致辞后,依次致辞的为波兰、捷克、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蒙古的代表团团长。他们的讲话都受到与会者的热烈鼓掌欢迎,但没有起立。

接着,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致谢辞。大会通过了《告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书》。

11月6日20:30,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结束。

11月7日

11月7日上午,苏联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步行到红场观看了阅兵和群众游行。

一双毛皮鞋

苏方为防止毛泽东在观礼台上站的时间长而脚受冻,想为他做一双厚的毛皮鞋。

11月4日上午,苏方警卫人员陪同莫斯科一家著名鞋厂的师傅来到毛泽东住所。苏方警卫人员对在场的王敬先说,11月7日那天,毛主席要在红场观礼台上站几个钟头,我们首长担心毛主席的脚会冻伤,要我们给他定做一双厚的毛皮鞋。

鞋厂师傅说,他奉命而来,要量一量毛主席穿的皮鞋尺寸。师傅还带来各种颜色的面料和毛皮样品,请主席挑选。

王敬先报告后,毛泽东非常生气,责怪他说,我们这次来,人家对我们招待得这么好,不要再向人家提这样那样的要求。

王敬先解释说,我们根本没有提过任何要求,这是苏方主动安排的,他们还要为您缝制一顶皮帽子。

毛泽东说,一概谢绝。为这些事,不要麻烦人家。

伏罗希洛夫招待会

11月7日20:00,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招待会,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出席。

出席酒会的有1800多人,伏罗希洛夫致辞,23:00结束。

11月8日

11月8日上午,莫斯科市在卢日尼基体育馆举行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群众纪念大会,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出席。

莫斯科市委书记福尔采娃致开幕辞,接着陶里亚蒂、多列士、宋庆龄相继致辞。

宋庆龄在致辞中说,30年前的十月革命节,我也曾经同你们在一起。30年来,在你们的国家和我的国家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国人民为和平和人类的进步赢得了光辉的胜利。

宋庆龄说,30年前,当我到你们这里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为了抗议对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和对中国革命的背叛,被迫离开了我的国家。但是,当我一踏上苏维埃的土地,我就知道我们的事业并没有完全失败。苏联人民的鼓励使我确信,人民是会胜利的。中国人民在久经锻炼的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获得了胜利。根据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苏友谊的深厚,在我们所进行的改造世界的历史性事业中,中国将永远同伟大朋友苏联站在一起。

宋庆龄说:“我深信,在不远的将来,社会主义将成为全人类的选择,剥削和民族压迫将会永远消灭。

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将会出现普遍的和睦。人类的充分的和广阔的发展将会开始。”

对毛泽东率团出席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情况,就不记述啦。